加拿大學員Alice Ho 大家好,我是 Alice,金齡鋼琴課程中級第四期學生。我住在加拿大多倫多… 繼續閱讀 我住在加拿大多倫多,大多市鄰近的 Mississauga(美城)超過40年。我現在於中國天津武清區和平之君兒童福利院服務。我少年時期,在香港讀中一至中三時,學了3年琴,當時我亦參加學校的中國古典舞和民族舞班,當功課越來越多,我選擇放棄學琴,當時參加舞蹈班,亦要為參加校際舞蹈節練舞,我覺得我必須要放棄其中一項課外活動,以免影響我的功課。所以我的學琴就停留在15歲!我一直都在加拿大世界宣明會(World Vision)服務,2014至2021年有七年時間我去了前線,起初在中國河北,之後在天津武清這間孤兒院。2021年我正式退休,亦是新冠疫情時候。我家有部鋼琴,我女兒考完8級之後就很少彈,部琴幾乎20年没人彈;我開始有個意念: “我想學琴”,一直沒有行動,直至2023年底,我終於執拾好琴房,請調音師 “tune”好部琴,我又找出女兒以前的琴書,第一步溫習基本樂理五線譜,在2024年1月份,我開始在每星期一上30分鐘課,我”好大想頭”,想彈聖詩,老師說聖詩有難度喎!折衷辦法是左手只彈琴譜上最低那粒音。當時最有用是練習基本功,練習音階(scale),希望保持手指靈活。在2024年8、9月時偶然的機會,我參加金齡鋼琴Zoom的兩堂免費課程。了解原來可以用錄影視頻學習流行樂曲,老師教得很清楚,課程亦組織得好有條理,所以我同時繼續上自己老師的實體課程,亦上金齡的視視課程。2025年,福利院的美國基金會創辦人邀請我回來天津武清服務,經過祈禱和家人的支持,我在4月回來武清。當時我想:”等一切安頓好,我可以買部電子琴,將來離開時賣出去。” 後來我發現離開我住的地方大約行路3分鐘,有一間琴行,我可以預約去琴行租琴練習,當時我好開心好感恩,知道可以繼續學琴啦! 在琴行練習了大約兩星期,在我6月底生日之後,天父賜了一份大禮物給我;我發現原來福利院大廳的角落有一部鋼琴。中方院長說: “没有人彈十多年,您隨便用。” 一練習,我發現部琴嚴重走音。當調音師來到,他說: “部琴有得救。”中方院長當時說: “請同事將琴搬去您的辦公室放好,先開始調音啦。”我從來没想過我可以在辦公室有部鋼琴! 這是奇妙的恩典!br />我發現彈琴有很多好處:需要專注(focus),眼、耳、手、腳、腦並用,起初會有小小手忙腳亂,但一步一步循序漸進,跟著老師的指示,是做得到的。能夠完整地彈出一首樂曲,是很有滿足感的。技巧和方法固然重要,自己如何用心去感受音樂能夠彈出一首歌的感情,相信是我可以慢慢領悟的另一種境界。最緊要勤力,没有捷徑,我每星期至少有6日練琴,每次45分鐘至1小時,我好享受,尤其是可以準確掌握到節拍,左右手可以協調彈奏到樂譜的時候!我非常感恩 – 可以坐直身子練琴,手指可以活動,腳可以踏板,耳朵可以聽到音準,眼可以讀樂譜,腦可以組織運作……等等﹔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,特別是我在福利院經常見到天生身體機能有障礙的小朋友和少年人,他們都可以接受訓練去學習不同技能。希望我今日的分享ꟷ我的學琴故事,可以鼓勵你。學琴……你都可以!你得嘅! Thank you。 Alice 彈奏 [龍的傳人] Sandra Fung 我是Sandra,我從小很喜歡音樂和唱歌,但家庭經濟不許可我學鋼琴。我曾經… 繼續閱讀 我曾經參加過合唱團,疫情前在團契參加過幾年詩歌小組。但我一直只懂得看簡譜而不懂看五線譜。因此,我很想學多些樂理和學會彈多幾首歌曲。時間過了很久,我已經忘記一些簡單的樂理如數拍子等。我為何現在有機會學鋼琴呢?因為我姨甥女搬屋,放了一台鋼琴在我家,又適逢我現在已退休,晚上可以騰出一些時間學習鋼琴。當我告訴團契一個正在學鋼琴的姊妹我家裏有鋼琴的時候,她便立即介紹金齡給我,她說學費比較便宜,又因自己年幾大,領悟能力較慢,可以因個人能力隨意慢慢學習,沒有壓力,建議我報名上兩堂免費網上課程。上了兩堂免費課之後,我感到獲益良多。於是我選擇了週一晚上用Zoom上堂。一方面是因為有老師教,可以互動,理解會好一些。還有的是有鄧校長給我們彈奏和教導每一堂學過歌曲的短片,讓我們對不理解的地方或請了假,都可以重複看短片。另一方面,晚上Zoom可以節省了舟車勞動的時間,因為日間我都有其他事情的忙碌,例如照顧長者、煮飯、覆診等等。上初級鋼琴班,最大得著便是學懂看五線譜,老師教我們用一些方法看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,慢慢讀出用筆寫下來,方便看到樂譜來彈奏歌曲。我明白了原來右手是用來彈高音的,左手是用來彈六和弦和低音的。雖然鋼琴用CDEFG代表Do Re Mi Fa So,我感到有些不習慣,所以我繼續用Do Re Mi Fa So來記著。最初我以為五線譜上面的數字是簡譜,原來是彈奏每一粒音所須用的指法。數拍子方面,4拍4的拍子,裏面可以分成8分拍,很多時自己不經意地會數錯拍子。Elsie老師教導我們用橙代表一拍,蘋果代表兩個半拍來讀出拍子會較準確。初學鋼琴,老師要求我們一邊彈鋼琴一邊讀出拍子會較準確。我最初是感到不協調的,但慢慢嘗試之後都可以克服到。可惜,很多時因彈得不太熟或不經意地停頓或彈快了拍子而不自知。在這方面我都要努力鍛鍊。我試過背誦上海灘的六和弦和樂譜,想會快些熟習,奈何彈奏期間,會很容易忘記樂譜的,當我想立即看回樂譜時,便不易找回節數。覆琴的時候,老師很快便看得出我是背誦樂譜的,忠告我要先學習邊看譜邊彈琴,否則很難找回彈到那一節而迷失。總括來說,這三個月學習第一期初級鋼琴獲益良多,日後若時間和健康許可,我都會繼續學習鋼琴。活到老學到老,希望減少腦退化的機會。 Sandra 彈奏 …

金齡彈琴說故事 Read more »

無論是小朋友、成人、或是金齡,想找鋼琴老師,只需填寫表格,本中心會就你的時間、地區、學習目標和喜好配對老師。費用全免,配對後有問卷📝跟進,保證滿意😃! 非一般找老師平台,本中心配對的鋼琴老師都已修畢中心的老師培訓課程。 金齡學員想找🎹老師,請點這裡👆 想幫小朋友找🎹老師,請點這裡👆 成年學員想找 港島區 | 九龍區 | 新界區 | 海外地區 港島區鋼琴老師 鄧佩芬老師(Michelle Tang)  電話: 9262 9691 教室地點: 北角和富中心 教育程度: 博士候選生 教學年資: 超過30年 教學資歷: 金凌音樂培訓中心及金齡鋼琴教室創辦人,ABRSM專業教師文憑/音樂級試及文憑試翻譯官; LRSM; ATCL 電郵: tangmpf@gmail.com 鄭尚怡老師(Betty Cheng) 電話: 9624 1047 教室地點: 銅鑼灣希慎道 / 沙田大會堂練習室 教育程度: 美國Berklee …

音樂老師推介 Read more »

(14) 星島日報邀請鄧佩芬老師為著名鋼琴家 Ruth Slenczynska (露絲.史蘭倩斯卡)的新專輯寫樂評,文章刋於2022年4月14日出版的星島副刋~藝文薈。 (13) 東周刋邀請鄧佩芬老師為著名鋼琴家 Ruth Slenczynska (露絲.史蘭倩斯卡)的新專輯寫樂評,文章刋於2022年4月13日出版的東周刋。 (12) 📻金齡鋼琴老師鄧佩芬獲邀請在商業電台「有誰共鳴」作嘉賓主持🎙 📻重溫節目精華🔊▶️ 鄧老師細說她與鋼琴的故事,重溫整個即目👇 (11) 📷 經濟日報專題報導🎙 經濟日報記者於2021年10月18日到訪金齡鋼琴教室,專訪金齡學員Vincent Loh。 採訪內容於2021年10月21日的經濟日報刋登。👏👏👏 🌟退休IT人一圓音樂夢 60歲學鋼琴國際比賽獲獎項🌟 👆請點這裡於經濟日報網站閱讀全文👆 (10) 📹 🌟Viu TV 採訪金齡鋼琴教室 🌟📹 Viu TV 於2019年12月19日到訪金齡鋼琴教室,專訪鄧佩芬老師及金齡學員Stanley Lam,並拍攝了鋼琴初級班的上課情況,特輯名為「志趣老友記2 – 音樂發燒友」,於2020年4月12日早上8時播出!👏👏👏 重溫整個節目,請點這裡👆 (9) 73歲鋼琴初哥 音樂大賽奪奬 2019年8月19日頭條日報 報導金齡鋼琴教室學員在國際聯校音樂大賽中創下佳績! …

傳媒報道 Read more »